博物馆叙事性设计方法
博物馆设计的核心是“叙事性”
01 / 何为叙事空间
02 / 展陈脚本设计 03 / 空间与动线设计 / TRUEBOND / 这里我们说的空间与动线是某一个相对独立的展示空间。 空间与动线是不可分的,设计师在动线规划时,必须同时进行空间的设计,而此时设计师就是一名电影导演,依据前期的脚本设计,系统的完成空间与动线的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应遵循如下原则: 在动线设计时,我们要考虑人的行为习惯、耐疲劳程度,依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群,得出相对合理的数据,从而进行动线规划,在疲劳点适时的布置可停歇的展项式休息椅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因素、视觉因素、听觉因素。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中国画的构图原则,“曲径通幽,移步异景”是中国园林设计的精髓,这些正是空间分割的原则。空间是叙事的载体,动线是串联空间的故事线。 展线设计上有主辅展线的问题。一般原则是,设计时要尽可能将主展线布置在顺时针的动线上。主展线是叙事主线,辅展线是为丰富展示内容、丰富空间的,可以利用辅展线调整动线的顺逆关系,做到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空间。 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叙事性是由各个展项呈现出来的。空间的分割就是电影中的各个不同的场景,而形成场景氛围就需要空间的装饰,以衬托展项的主题,内容永远是叙事空间的核心。 04 / 场景复原原则 场景复原是一种叙事性最好的展示手段,也是展陈项目中应用最多的叙事手段。构图时要充分考虑观众的视角,要将观众的视点置于整体构图中进行设计。前景与半景画的后景要做到透视比例相一致。符合观众视点的透视、比例关系。以观众的视高确定视平线,除特殊要求外,不宜采用俯视或仰视。 场景复原的灯光设计要求非常高。一定要做到后景与前景的灯光设计要一致,否则会让人觉得前后脱节。 05 / 视觉传达设计 06 / 艺术照明设计 之所以加了“艺术”两字,是因为叙事空间的照明设计是一个展陈设计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因为所有的设计都需要光来呈现给观众。而众多的展陈项目的失败正是由于照明问题而造成的。所以说照明设计是一个叙事空间成败的关键。它是通过照明形成的艺术效果。 / TRUEBOND / 短短叙述中,我们不可能将展陈空间的“叙事性”做更深入的探讨,因为每一个课题都是可以深入展开的,但是我希望通过以上的论述来强调博物馆展陈空间的核心是“叙事性”。 所有在空间中的展项、装饰、灯光、场景等等都是在为“叙事性”服务。而如何能让这些因素更好的为叙事服务,正是设计师要不断研究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