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聚瓷博物馆202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2021年,我馆在郑州市文物局的指导下,依据我馆的章程,认真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围绕馆舍与环境、藏品管理、内部管理、陈展与社教、学术研究、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共接待观众超10万余人次。
一、加强了馆舍与环境整治工作,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文化场所。
1、每天安排有关工作人员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保证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2、确保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如:服务台、卫生间、座椅、免费饮用水等;
3、为确保参观安全,增加安装了12个应急照明灯和三个安全出口标志;
4、对厨房屋顶进行了改造,使其更加耐火、更加安全;
5、加强日常消防安全防范,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和房屋线路,并记录在案。
二、进一步加强了藏品管理力度,丰富了藏品内容,增加了藏品的安全系数。
1、新增了291件/套文物藏品,进一步增加了藏品数量,丰富和完善了藏品种类和质量,使藏品管理趋向专题化、系列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程序;
2、建立了文物专账,确保账目清楚、信息准确,为进一步加强藏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方法;
3、加强了对展厅和库房的安全管理,对部分展厅的屋顶进行了改造,确保雨天屋顶不漏水、不渗水。2021年我馆没有发生文物受损的情况,即使遭遇“720”特大暴雨,我馆文物也安全无恙。
三、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工作,使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对享受的补助资金建立了资金专账,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2、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本馆2021年度共召开了四次理事会会议,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安排本季度的各项工作,使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本馆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每年年初制定并发布本馆当年的发展计划;
4、2021年,我馆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共发布了146篇文章,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业界动态、人文掌故、内外活动、媒体报道、关于我们等六个方面,不仅有力地对我馆进行了宣传,也有效地传播了我国的各项文化政策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加强了陈展与社教工作,充分实现了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职能,弘扬和传播了陶瓷文化。
1、对基本陈列进行了调整。今年一二展厅主要展览的是安阳相州窑瓷,并穿插了其它历史时期的一些文物。三展厅是专题展,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动物雕塑艺术品和动物装饰之器物。今年我馆对基本陈列进行的调整,充分体现了我馆藏品的专题化、系列化的特点;
2、针对调整后的基本陈列,我馆编写了基本陈列讲解词,使讲解词更加科学、准确、生动、有文采。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观众,分别编写了不同版本的讲解词,力争每一个观众都能听得懂,都能知晓文物的名称、质地、来源、年代以及背景知识等,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
3、2021年我馆共举办了20场社教活动,其中“请进来”共举办了14场活动,“走出去”共举办了6场活动。
“请进来”举办的14场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1)2021年1月1日,“庆元旦 话执壶”;
(2)2021年2月12日,“庆祝新春佳节 弘扬传统文化”;
(3)2021年2月26日,“博物馆里闹元宵”;
(4)2021年3月9日,“启慧.小袋鼠幼儿园参观郑州聚瓷博物馆”;
(5)2021年4月4日,“友爱路消防救援大队到我馆参观指导工作”;
(6)2021年5月22日,“河南汉商文化有限公司参观我馆”;
(7)2021年6月12日,“郑州新元鸿蒙儿童教育集团师生到我馆参观和绘画训练展示活动”;
(8)2021年6月13日,“品味端午,感悟家国——社区居民走进博物馆”;
(9)2021年6月14日,“在郑中央、省、市媒体相关人员到我馆参观和研讨”;
(10)2021年7月7日,“豫宛商会文化传承委员会在郑州聚瓷博物馆举行成立仪式暨揭牌活动”;
(11)2021年7月17日,“大河报小记者到郑州聚瓷博物馆参观学习”;
(12)2021年9月21日,““喜迎中秋”古瓷鉴赏活动”;
(13)2021年10月1日,“千年遗韵.古瓷鉴赏”;
(14)2021年12月13日,““勿忘历史 增强民族自信”文化宣传活动”。
“走出去”共举办了6场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1)2021年1月1日,在兴荣街东方名都小区举办了“庆元旦 赏中华锦绣河山”活动;
(2)2021年3月22日,在建设路第二小学举办了“传播陶瓷文明 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
(3)2021年4月23日,在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举办了“传播陶瓷文明 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
(4)2021年7月1日,在三官庙社区举办了““炫舞中国”——文化活动进社区”活动;
(5)2021年9月19日,在秦岭路电业新村社区举办了“喜迎中秋——文物展览进社区活动”;
(6)2021年10月14日,在爱馨阳光城老年服务中心举办了“千年古韵.古瓷鉴赏——文物活动进养老院”活动。
4、2021年我馆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网、中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省市主流媒体发稿12篇,极大地宣传了我馆。媒体报道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 时间 | 刊发媒体 | 篇目 |
1 | 2021年2月27日 | 人民日报河南频道 | 博物馆里闹元宵 |
2 | 2021年3月1日 | 中华网河南频道 | 博物馆里闹元宵 |
3 | 2021年3月9日 | 人民日报海外网 | 启慧.小袋鼠幼儿园参观郑州聚瓷博物馆 |
4 | 2021年5月17日 | 郑州日报 | 郑州博物馆:打开历史记忆的“百科全书” |
5 | 2021年5月19日 | 人民日报 | 5.18国际博物馆日:见“郑”百姓身边的博物馆 |
6 | 2021年5月19日 | 人民日报海外网 | 5.18国际博物馆日:见“郑”百姓身边的博物馆 |
7 | 2021年5月19日 | 中国网 | 5.18国际博物馆日:见“郑”百姓身边的博物馆 |
8 | 2021年6月18日 | 中国网 | 端午节里悟家国 |
9 | 2021年7月9日 | 中国网 |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瑰宝——豫宛商会文化传承委员会正式成立 |
10 | 2021年7月10日 | 中国经贸杂志 |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瑰宝——豫宛商会文化传承委员会正式成立 |
11 | 2021年7月19日 | 大河报教育网 | 聚瓷博物馆里说瓷器,小记者玩乐中学习历史知识 |
12 | 2021年7月19日 | 顶端新闻网 | 聚瓷博物馆里说瓷器,小记者玩乐中学习历史知识 |
5、为了更有效地宣传我馆,我馆制作了宣传册《郑州聚瓷博物馆参观手册》、展览介绍资料《野兽.驯兽.神兽.器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和《千年遗韵.古瓷鉴赏》,以及电子视频宣传产品《隋河宋肆与郑州聚瓷博物馆》;
6、为庆祝和宣传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我馆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社教活动,如:2021年5月16日,在第三展厅展出“野兽.驯兽.神兽.器兽——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展”;2021年5月18日,在第一二展厅展出“中国古代陶瓷展”;5月18日前后,在郑州聚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集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知识;2021年5月18日,在郑州东滨河公园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知识图片展”宣传活动。
五、坚持学术研究,打造陶瓷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1、2021年6月,我馆成功获批“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这为我馆完善科普条件和功能,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开放,打造品牌特色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科普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2、2021年,我馆工作人员多次参加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我馆馆长于2021年12月15日至12月18日参加了“聚焦 2021—国潮出圈的N种可能”文创发展研讨会;
(2)2021年7月3日至7月11日,我馆参加了以文创产品为主题的特色研讨会“探秘河南博物院‘失传的宝物’研讨会”;
(3)2021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我馆参加了中国古陶瓷学会2021年年会暨首届“CHINA·文化”高端论坛;
3、2021年,我馆工作人员在学术著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1)2021年9月13日《中国文化报》发表论文《高质量语境下中国博物馆发展路径探析》;
(2)在2021年出版的《唐三彩窑研究》一书中发表论文《河南巩义窑址概述》;
(3)在2021年出版的《唐三彩窑研究》一书中发表论文《中日合作研究巩义窑唐三彩20年纪要》;
六、健全和完善党组织,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021年中共郑州聚瓷博物馆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樊敬周的带领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组织,加强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在促进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自身建设也得到了完善和加强。具体情况如下:
(1)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支部会议,研究讨论党支部工作,学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2)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积极参加集中上党课活动;
(3)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加强密切党群关系;
(4)积极参加博物馆举办的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党支部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下,一年来郑州聚瓷博物馆保持了鲜明的党的立场,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坚守了章程,坚持了正确的办馆宗旨和方向,没有出现违反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没有出现非法融资行为,馆内员工没有出现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现象,也没有出现非法文物交易的行为。
郑州聚瓷博物馆
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