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聚瓷博物馆
水阔舟船流,商旅聚中州。”郑州聚瓷博物馆,位于中原区嵩山南路与陇海西路交叉口西北方向的隋河宋肆院内。这里曾是隋唐大运河的繁华节点,如今依旧保留着飞檐翘角、雕窗镂瓦的古朴建筑风貌,环境静谧,宛如“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博物馆于2024年8月23日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又为博物馆增添了新的光彩。
博物馆于2019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自此成为市民和游客传承文化、欣赏陶瓷艺术的重要场所。郑州聚瓷博物馆专注于陶瓷的收藏、修复与展示,馆藏丰富,包括20000余件横跨仰韶文化至民国时期的陶瓷器物和标本,其中珍贵文物占比超过50%。展厅按年代顺序分为仰韶文化、汉代陶塑、北朝遗珍、唐宋风韵、明清民风和民国瓷韵六大单元,展品涵盖仰韶文化尖底瓶、汉代陶灯、唐代鲁山花瓷拍鼓等珍品,全面展示了中华陶瓷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博物馆内外环境优雅,行走其间,仿佛穿越时光,沉浸在古陶瓷的历史和艺术之美中。“瓷韵通四海,古风照千秋”,这里不仅展示了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传承文化、赓续文脉的公共空间。
自正式开放以来,郑州聚瓷博物馆坚持公益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长年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馆内还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每年举办20次以上的“请进来、走出去”系列活动,致力于弘扬陶瓷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连续三年被郑州市文物局评为优秀博物馆,并获评“河南省科善教育基地”和“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深受社会各界赞誉。